2020-10-12

校经济学教学团队期初教研活动顺利开展

 

10月9日-10日,校经济学教学团队在首席教授李政军老师带领下开展2020-2021-1学期期初教研活动。活动围绕《微观经济学》、《宏观经济学》课程联合教学、以《西方经济学》课程为例的“课程思政”交流分享、《政治经济学》课程定位及建设、团队学期重点工作安排四项内容展开。

吸收上学期经验,李政军教授与潘曦老师再次开展《微观经济学》课程联合教学,继续以“老带新”、“手把手指导”的方式对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做把关,不断迭代联合教学形式,提升教学效果。同时,将联合教学经验扩展到其他经济学课程,本学期李政军教授还与彭子洋老师开展《宏观经济学》课程的联合教学。

教务处副处长滕学英、经济学教学团队队员及其他学院部分老师观摩了李政军教授在10月09日上午为2020级CFA专业做的《微观经济学》教学。课堂围绕“为什么学习微观经济学?”、“为什么要理解资本主义?”展开,从“学习”、“知识”、“经济”等概念追根朔源的解析入手,扎根中国大地讲授西方经济学,贯彻“不忘本来、吸收外来、着眼未来”的教学思想。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、培养志向、塑造价值,在知识讲授中自然融入课程思政,使在座观摩课程的教师深感受益匪浅。

当天下午,受教师发展中心邀请,李政军教授在1220智慧教室面向团队队员及学校部分老师做题为《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——以西方经济学教学为例》的交流分享会。李政军教授从“课程思政”概念解读出发,以文献梳理的方式回答“什么是课程?”、“什么是思政?”,进而提出他对“课程思政”内涵的理解、“课程思政”与“思政课程”的区别,最后以《西方经济学》课程为例演示“课程思政”如何做。

讲座得到与会老师的高度评价,团队队员们也在私下激烈讨论,不仅仅增进对“课程思政”的理解,形成更清晰的“课程思政”建设思路,也同时得到学术研究上的启发:如何解构一个概念,如何追根朔源地做研究。

自本学期开始,《政治经济学》课程纳入到经济学教学团队的课程体系中,10月10日上午,课程组开展首次线下教学研讨。组长刘小双老师向李政军教授介绍本门课程开展的历史沿革、所采用教材及教学大纲、当前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等。李政军教授向大家强调该门课程在我校经济学教学中的地位,对教学内容提出调整建议(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块),对接下来的课程定位及教学改革提出发展思路。

最后,团队成员在李政军教授带领下就本学期工作重点做研讨。会议伊始,潘曦队长围绕“四门课程的教学运行、四个课程组本期重点工作内容、团队整体性教研活动”三方面对工作事项作简要梳理。李政军教授对部分内容做强调,同时指出:第一,团队老师们要继续保持竞争力,在不断提升隐性实力的同时实现显性成果的突破;第二,在教学上,老师们要扎根中国大地讲授西方经济学;第三,成立“课程思政”专项建设小组,拟定小组工作计划,使相关研究与教学实践同步进行。

 

 

热门链接